常见骨关节病及其特征
发布时间:2020-12-10 14:48:10   点击:次   【打印】【关闭

    (1)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男多于女。
    (2)具有典型的根性症状,如颈肩、臂部疼痛、麻木及腕、手指部放射性痛。
    (3)颈部活动功能障碍,尤其是后伸及旋转功能受限明显。
    (4)颈椎X线片显示椎体后缘及钩椎关节部骨质增生。

二、椎动脉型

    从颈6模突孔间上升,有两根伴行静脉,其周围有高感神经网,由于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椎间隙狭窄,模突间距离也减少,使椎动脉屈曲至血管腔狭窄,钩椎关节有骨质增生及椎间盘侧方突出,可压迫椎动脉,颈椎后伸或侧弯时更明显,使椎动脉供血不足,产生颈椎病椎动脉型症状。其主要临床表现:眩晕为常见症状,约占70%。病人主要表现在头颈部位置,如颈部作屈伸或旋转动作时出现症状。另有40%的病人出现视力减退,视物模糊不清等视力障碍症状。还有10%-20%病人可出现肢体突然失去支持而猝倒(脊髓束症状),在发作时病人头脑清醒,摔倒后还能慢慢爬起来行走。少有耳鸣、耳聋症状。

注意要点:
    (1)中年以上病人,常由于头颈部体位改变而出现眩晕、恶心、头痛及视力障碍。
    (2)X线片显示钩椎骨关节侧方骨质增生。

三、脊髓型

    好发于40-60岁的中年人,一般很少同时有神经根症状,脊髓束症状明显。临床表现:先是下肢发紧、发麻,行走困难不能快走,脚好似踩在棉花上的感觉,胸或腰部有束带感。随后出现一侧或双肢麻木,手握力弱,肌肉萎缩,甚至出现四肢瘫痪。

注意要点:
    (1)中年以上病人有上肢和下肢麻木,或无力感,打软腿,易绊倒,脚好似踩在棉花上一样的感觉,胸和腰部有束带感,手握力弱,肌肉萎缩,无痛苦。
    (2)X线片显示,椎体后缘骨刺形成,颈椎管狭窄。

第二节 腰椎病

一、腰椎骨质增生症

    腰椎骨质增生症,又称肥大性腰椎炎、增生性脊柱炎、腰椎骨刺、骨赘等。属祖国医学“腰腿疼”、“痹症”范畴,是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病。腰椎与颈椎等脊椎骨是骨质增生的多发部位,这与脊柱的生理作用有直接关系。腰椎骨质增生症即腰椎症是退行性及(或)增生性脊椎炎集中在腰椎部,包括腰椎间盘退变、椎体及椎体关节增生等腰椎退变增生或腰椎不稳而引起下腰疼痛等临床症状者。虽然腰椎增生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但是不能将其等同起来。我们认为,应该把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视为腰椎病的相关疾病或者是后者的特殊临床类型。腰椎骨质增生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年人,45岁为高峰,好发于3-5椎节,大多数病人可能长期没有症状,往往因轻微扭伤,过分劳累,搬提重物或者偶然的无意识腰部不协调动作而致急性腰痛时方去求医。

    其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腰痛、腰部僵硬,其次是下肢发紧或有麻木感。有时伴有坐骨神经痛。X片可显示腰椎椎体边缘唇样骨质增生,椎间隙窄,小关节硬化变尖并有骨赘形成,重者两个相邻椎体间的骨赘可相联合形成骨桥。椎体增生多在前缘或侧壁,少数发生在椎体后缘并突向椎间孔。

注意要点:

    (1)腰痛:初期为钝痛,或者僵硬。晨起较重,活动后减轻,但活动稍久复又加重。
    (2)中年以上发病,病程长,腰痛时轻时重,往往因天气变化、疲劳等因素诱发或加重。
    (3)部分病人腰痛可牵扯到臀部及大腿后侧,并出现下肢麻木、感觉迟钝。
    (4)X片显示:腰椎生理性前屈弧度改变,关节间隙狭窄,椎体边缘唇样增生或有骨刺形成,甚至形成骨桥。骨赘以腰4发生率最多,其次是腰3、5,而且前缘多见。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腰椎间盘纤维破裂症或髓核突出(或脱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我们知道椎间盘是由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三部分组成的,人们步入30岁以后,椎间盘各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其弹性和韧性都随之下降,当在劳动、体育活动中腰部遭受扭闪、撞击,扛抬重物时用力过猛、过劳等损伤而引起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口脱出,刺激或压迫脊髓神经根而产生腰腿串痛,即腰痛根性坐骨神经痛等症,由于本症以腰腿疼痛为主,所以,中医称为损伤腰痛、坐臀风、股骨风等。

注意要点:
    (1)腰部疼痛:几乎所有患者都有此症状。主要表现在下腰部及腰骶部,以持续性的钝痛为常见,平卧时减轻,久站后加剧,若髓核大部分突出,突然压迫神经根,使根部血管同时受压,而造成缺血性的炎性疼痛,则疼痛呈痉挛性剧痛。
    (2)下肢放射痛:疼痛主要沿臀部大腿及小腿后侧至脚跟或足背,呈放射性刺痛,严重者可呈现电击样疼痛。下肢放射痛多发生于髓核突出的同侧下肢,但少数中央型突出者也可产生双下肢疼痛。
    (3)下肢麻木及感觉异常:下肢麻木一般与下肢放射痛伴随出现,下肢的感觉异常主要是发凉发冷,患者体温降低,尤以脚趾的末端最为明显。
    (4)肌肉力量减弱或瘫痪、足下垂。
    (5)间歇性跛行。
    (6)马尾神经症状:常见会阴部的麻木、刺痛,排便及排尿无力。女性可出现尿失禁,男性还可以出现阳痿等。

    这是累及脊柱关节、脊旁韧带及骶髂关节的炎性病变,最后引起脊柱的强直和畸形。本病主要累及青壮年,患者年龄主要在20-4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
    其临床表现:发病大都缓慢。早期全身症状很轻,只有腰脊疼痛,不能久坐,并伴有轻度坐骨神经痛。疼痛的特点是酸痛,尤其是在夜间及长时间静止后,疼痛加剧,同时患部感到发僵,在清晨起床时最明显,轻度活动后,有所好转,到后来,整个腰背都感到疼痛发僵,这是本病的特征。早期,患者可感到腰部活动有些限制,尤其是侧弯活动,病变从骶髂关节向上发展,最后整个脊椎都可累及。

    建议:让患者一方面用本产品骨质增生外敷灵贴服,做一些轻工作,不宜长期卧床,尽量坚持正常生活,应当经常作深呼吸练习,以保持正常呼吸运行功能,如果脊柱出现腰背畸形,要限制患者多向一侧躺卧,并应在平板床上仰卧,利用躯干的重力促使脊柱逐渐伸直。

    骨关节病发生于颈椎而且出现临床症状,如颈背疼痛、头晕目眩、手肢麻痛、耳鸣、记忆力减退,脾气急躁,有时血压不正常等,人们常称颈椎症,或颈椎综合症,也叫颈椎骨关节症、颈椎骨质增生症。

颈椎骨质增生又分以下三类:

一、神经根型
    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发病率最高,约占60%,颈椎位于头颅和活动度较小的胸椎之间,其构成与腰椎间盘相似,活动度很大,以颈5-6和颈6-7间的椎间盘活动最大,容易受到慢性损伤,产生退行性改变。临床症状:早期多不典型,病人有颈后或颈背部疼痛。轻者为酸、痛或持续性隐痛和手指麻木等;重者阵发性放射性颈肩剧痛,多数可沿颈神经根下串,向上肢或颈部放射。颈部活动受限,每当颈突 然旋转、咳嗽、喷嚏、大便用力时可加重疼痛。

注意要点:第三节 强直性脊椎炎

Copyright©2020 濮阳市王卫生医疗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备案编号:豫ICP备2023005489号 电话:400-9965-000
公司地址:河南省濮阳市黄河路西段 技术支持:网旗网络 网站管理